介绍
关于上海银行(香港)
上海银行成立于1995年12月29日,总行位于上海。2016年11月16日,上海银行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股票代码601229.SH)。
上海银行(香港)(上银香港)于2013年由总行设立,是首家境外全资子公司。上银香港提供贷款服务、存款服务以及金融市场服务。
前言
作为《巴黎协议》缔约方之一,中国认真履行承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2年,国家提出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已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继2017年发布首份《香港气候行动计划2030+》后,香港特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要求,于2017年发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计划2050》。 2021年10月,制定了更积极主动的减少碳排放策略和措施,并追求更积极的中期脱碳目标,在2035年之前将香港的碳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50%。 在监管机构、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近年来逐步确立了区域绿色金融中心的地位,致力成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香港绿色与可持续金融跨机构指导小组宣布,银行业必须在 2025 年之前按照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披露其气候相关信息。上银香港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进步面临重大挑战,对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等各方面、多层次产生影响,并可能传导至金融机构,引发重大金融风险。 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气候风险管理要求,丰富气候信息披露形式,上银香港参照金管局《监管政策手册》模块GS-1“气候风险管理”的要求,以及TCFD制定的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框架,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以及指标和目标等方面分析披露了本行在气候风险应对和绿色投资理念方面的实践。
上海银行(香港)的ESG策略
上银香港致力于发展可持续金融,作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优先方向。 为此,上银香港弘扬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影响,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以强有力的公司治理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配合总行应对气候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上银香港将气候因素纳入战略制定,并开展了多项活动支持气候战略的实施。
我们积极支持总行和董事会的决策和战略部署。 我们秉承“支持客户向低碳经济转型”和“培育区域绿色金融能力”的定位,持续推动绿色可持续金融发展。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关于气候风险管理的监管政策手册GS-1的要求,上银香港进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以评估转型和实体风险对业务的潜在影响。上银香港制定有关贷款和投资活动以及业务运营的规定。
除了采用气候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定气候风险管理程序外,上银香港还致力于帮助客户承诺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SDG),包括支持向低碳未来的有序过渡,提供绿色和可持续的金融产品。
董事会对 ESG相关风险和机会的监督
为了监督和执行与可持续金融相关的治理流程,上银香港成立了ESG委员会。 该委员会向执行委员会汇报,并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执行委员会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上银香港在重大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上的进展,以确保董事会了解可能对上银香港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问题,并协助董事会就可持续发展做出决策以及与气候相关的机遇和风险。
管理层在评估和管理ESG相关风险和机会方面的作用
随着上银香港可持续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ESG委员会审查并考虑更频繁地召开会议,以使其能够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ESG委员会负责:
(a) 审查、评估和批准:
绿色和/或可持续金融产品结构、功能、产品条款和条件的设计,包括定价、借款人资格标准及其任何重大变更。
新产品结构/功能
(b) 监督上银香港有效实施可持续金融产品框架,包括对可持续贷款活动和绿色资产池的治理。
(c) 监督上银香港有效实施风险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以减轻与绿色和/或可持续金融产品相关的风险,包括 漂绿风险; 并与银行的业务战略保持一致。
(d) 报告和反馈问题。
ESG对上银香港的相关风险、业务、战略和财务规划的实际和潜在影响
上银香港通过制定全面的运营和业务策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抓紧低碳经济转型的机遇,帮助客户践行绿色低碳转型,为银行经营创造可持续价值。
主要商机、产品和服务
1.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围绕市场低碳转型趋势和客户需求,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实体企业。
让上银香港客户参与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产品,以帮助客户的业务和运营向低碳未来过渡。
包括但不仅限于:
绿色存款
可持续发展绩效挂钩贷款
绿色贷款
2.推动绿色运营发展
积极推行绿色办公、无纸化、电子化,在日常运营中实现节能、低碳、零碳
提高员工节能环保意识,宣传绿色办公、低碳通勤理念
3.用好金融科技赋能,承诺在具体计划中投入足够的资源,确保项目落地。
风险管理
1.1. 气候相关风险的识别及评估
从气候风险转移至传统风险类型
上银香港通过评估从气候风险因素转移至传统风险类型以了解气候风险带来的影响。对于不同传统风险类型及其发展进程,气候风险的影响可作定量或定性评估。下表说明了气候风险对不同传统风险类型的转移影响。
传统风险类型 |
从气候风险转移至传统风险类型 |
---|---|
信用风险 |
气候风险可能降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或债券发行人的息票支付/名义本金赎回能力,并影响上银香港在违约情况下收回未偿还贷款/债券的能力。而上银香港采取抵押品措施以降低贷款产生的信用风险, 气候风险还可能降低借款人的抵押品价值。 |
市场风险 |
当气候风险引致大幅、突发和负面的金融资产价格调整时,本行面对市场风险将会增加。气候风险还可能使资产之间关联性不再适用或使其市场流动性产生变化,削弱风险管理中的相关假定。 |
流动性风险 |
受气候风险因素影响,客户可能会提前提取存款及提取贷款。因此,上银香港可能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源,以确保能够履行因现金外流急剧增加而产生的所有义务。 |
运营及法律合规风险 |
在极端天气事件期间,上银香港的运营风险可能会增加,营运连续性亦会受到挑战。 当上银香港处理易受气候因素影响的投资和业务时,法律和监管合规风险也可能会增加。 |
声誉风险 |
声誉风险可能会因市场或消费者情绪的变化而增加。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对气候或环境更加友好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活动。对气候问题的不作为可能会令市场及消费者对上银香港产生负面看法,从而影响本行维持或建立业务关系的能力。 |
战略风险 |
如果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应对和解决气候问题,上银香港可能会面临战略风险。当上银香港未采用气候或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或负责任的商业行为时,将带来丧失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的风险。 |
气候相关风险的识别及评估识别(投资组合和交易对手层面)
投资组合层面的气候风险评估
在投资组合层面,上银香港通过评估投资组合面临的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评估了气候风险对其贷款和债券投资组合以及子公司的债券投资组合的影响。
1) 转型风险
参考香港金管局气候风险压力测试(CRST)试点,上银香港重点评估了贷款组合、债券投资和上银国际债券投资的转型风险。为了确定评估范围,上银香港将目前系统内的贷款债务人和债券发行人的所属行业分类映射到高碳行业,即(一)能源;(二) 公用事业;(三) 金属及采矿;(四) 制造业;(五) 房地产开发;(六)建筑;(七)交通运输。在确定了评估范围内的贷款债务人和债券发行人后,根据重要性阈值和行业风险承担金额,上银香港对非相关行业(即风险承担金额低于总投资组合的1%)进行了行业层面的定性分析,同时对具有重大风险承担金额的行业进行交易对手层面的详细量化评估。
2) 物理风险
与转型风险的评估不同,由于物理风险源自于天气相关的事件和气候模式的逐渐变化,因此物理风险的影响在不同行业之间差异较小。取而代之的是,地理位置被用作识别实体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确定上银香港的实体风险评估范围,所有与房地产相关的抵押贷款类别都被识别并纳入交易对手层面评估,详情见下节。在确定了上银香港的投资组合中受实体风险影响的抵押品地理位置后,本行在地理区域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定量评估。
交易对手层面的气候风险评估
一旦确定了上银香港和上银国际贷款和债券组合的气候风险评估范围,就会进行交易对手层面评估,以分析转型和实体风险影响。
1) 转型风险
贷款组合
本行贷款组合的转型风险评估是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个时间范围内及两个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情景(即无序情景和有序情景)下进行的。评估首先确定NGFS情景中的关键转型风险因素/情景维度,然后根据行业层面选定的风险转移管道进行全面的经济反应评估。本行将通过每个选定高碳排放行业债务人财务报表中的四个类别(即收入、支出、资产和投资)来度量转型风险的潜在财务影响。
随后,本行将债务人在压力下的财务状况应用到现有的违约机率模型中,以评估转型风险对债务人还款能力的影响。在评估违约机率的基础上,本行还将结合违约机率结果的变化进一步估量贷款组合层面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化。
债券投资组合
对于上银香港和上银国际的债券组合来说,在气候风险情景下,假设利率和流动性环境保持不变,气候风险的影响将简单地反映在信用风险的增加上。因此,本行利用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来估计转型风险影响导致的债券公允价值变动。
贷款组合内高碳行业的压力下违约机率(“行业层级的压力下违约机率”)已被用于生成信用利差变化。行业层面压力违约机率的相对变化的对数几率被视为气候风险情景下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随后,本行利用信用利差变化推导出压力市场价值,并评估转型风险对债券投资组合的影响。
2) 物理风险
本行评估个别客户在已确定与房地产相关的抵押品的贷款组合中的风险承担金额。抵押品的地理位置用于确定具有较高实体风险影响的交易对手。
本行贷款组合的物理风险评估是在三个时间点(即2025年、2030年和2050年)及 两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情景(即RCP2.6和RCP8.5)下进行的。通过观察香港的气候事件以及本行贷款组合中确定的房地产相关抵押品的关键地点,在考虑数据的可用性后,本行将评估重点放在热带气旋和水灾造成的物理风险上。
本行通过三个物理损失指标来评估实物风险对房地产贷款抵押品价值的影响,分别为年度热带气旋预期损失率、年度洪水预期损失率和热带气旋及洪水综合预期损失率。年预期损失率是通过年损失率和基准损失率的相对变化来计算的,这些变化是从外部数据源获得的,例如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气候影响探索工具(“CIE”)和香港天文台(“HKO”)。
一旦获得了热带气旋和洪水的预计压力损失率,本行通过计算压力抵押品价值来量化物理风险影响。随后,压力下的抵押品价值被用作输入值来计算压力下的违约损失率,并进一步用于估计银行贷款组合层面上的预期信用损失变化。
识别和评估运营层面的气候风险
除气候风险对本行贷款和债券投资组合的影响外,考虑到在极端天气事件期间本行实物资产可能受损、业务经营可能受到干扰,还评估了实体风险对经营连续性的影响。
然而,现时所有营运场所均不属于本行所拥有,且现有保险将承保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此外,由于本行制定了有效的业务连续性计划(“BCP”)并且大多数员工能够远程工作,因此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营业收入潜在损失较小。因此,假设气候相关因素对本行操作风险的影响较微不足道。
1.2. 管理气候相关风险的流程
为了全面管理气候风险,上银香港建立了气候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缓释措施。风险识别与评估旨在收集气候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上银香港潜在的气候风险影响,定性和定量评估上银香港面临的气候风险敞口。监测的目的是使用一系列气候相关风险指针来确保气候相关风险敞口与上银香港的风险偏好一致。上银香港已制定气候风险的控制和缓释措施,以管控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关风险。
监测气候风险
为促使监测气候相关风险敞口的流程,上银香港定期根据一系列气候相关指针评估其投资组合和自身营运活动。气候风险影响指针清单由定性和定量指标组成,并按投资组合、交易对手和运营层级进行区分。对于投资组合和交易对手层面,上银香港分别制定了评估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指标。
在投资组合层面,上银香港重点监控其贷款和债券投资组合,识别更容易受到转型风险影响的行业以及上银香港投资组合中更容易受到物理风险影响的抵押品地理位置。除投资组合层面外,上银香港还进一步设立了交易对手层面的指针,对贷款债务人和债券发行人进行单独分析,以更精细地了解其风险敞口。除上银香港的投资组合外,还进行运营层面的监控,以了解上银香港因极端天气事件而导致业务中断的物理风险敞口。
控制和缓释气候风险
上银香港根据总行的政策和程序、气候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已制定了多项气候风险管理措施。上银香港通过行业层面、交易对手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措施来缓释此类风险。
从行业角度看,上银香港加强了对风险敞口较大的高风险行业的监测,采取加强数据和信息收集等交易对手层面的措施来管理气候相关风险。除了考虑采取措施缓释上银香港投资组合面临的气候风险外,上银香港还在其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程序中纳入了与气候相关的考虑因素,以防止气候相关风险对其运营造成干扰。
1.3. 整体风险管理框架整合
上银香港已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制定气候风险管理流程,并将其作为整体风险管理的重点举措之一。
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业务风险,上银香港将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风险纳入现行风险管理框架,加强气候风险治理,全面识别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机遇。上银香港已将气候风险纳入三道防线,并从风险政策、风险偏好声明、业务政策等多个角度完善现行政策和程序,确保将气候相关因素纳入现有风险管理流程。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为应对信息和数据挑战,上银香港制定了调查问卷,向客户收集气候相关数据和信息。 该调查问卷有助上银香港加强与客户的接触,以更好地了解气候相关因素对客户业务的影响。它还将使上银香港能够从客户那里获得更多与气候相关的信息,从而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和缓释措施。例如,上银香港将能够识别交易对手是否将气候相关因素纳入其风险管理,以及交易对手是否有碳排放目标等。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与气候风险
(风险偏好量化指标)
0%的贷款投向博彩,街头货币兑换店、武器制造或其他可能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和环境风险(包括气候风险)的行业 ¹。
100%必须符合总行关于气候相关风险的风险策略。
在本报告年度,新的绿色 ² 资产加上新的绿色负债金额需大于0。
在本报告年度,如果没有新的绿色资产和没有新的绿色负债,则总碳排放量不得超过上一年。
注:
1.行业分类是根据客户年收入主要部分的行业性质决定的。
2.绿色指的是由授权机构认证的“绿色分类或绿色标签”。
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框架(预期会有至少3个月的数据滞后*)
温室气体排放三大范畴
范畴1: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所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
范畴2:购买能源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范畴3:报告公司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量(不包括在范畴2中),包括上游和下游排放。
ESG 绩效表 (温室气体排放范畴1、范畴2)
指标名称 |
单位 |
自有车辆汽油消耗量(直接能源消耗情况) |
升 |
外购电力消耗总量(间接能源消耗情况) |
千瓦时 |
温室气体排放量(范畴1+范畴2) |
吨二氧化碳当量 |
范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 |
吨二氧化碳当量 |
范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 |
吨二氧化碳当量 |
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范畴1+范畴2) |
吨二氧化碳当量/人 |
建筑面积碳强度
指标名称 |
单位 |
碳排放量 |
吨二氧化碳当量 |
单位建筑面积排放量 |
千克二氧化碳/平方米 |
ESG 绩效表 (温室气体排放范畴3)
废弃物管理
指标名称 |
单位 |
有害垃圾(电池、灯管、打印耗材) |
千克 |
有害垃圾产生的碳排放总量 |
吨二氧化碳当量 |
水资源管理
指标名称 |
单位 |
总耗水量 |
立方米 |
人均耗水量 |
立方米/人 |
耗水产生的碳排放总量 |
吨二氧化碳当量 |
纸张管理
指标名称 |
单位 |
办公室纸消耗量 |
千克 |
用纸产生的碳排放总量 |
吨二氧化碳当量 |
风险偏好量化 指标名称 |
量化指标说明 |
目标值 |
2024年 03月 |
2024年 06月 |
---|---|---|---|---|
声誉风险和环境风险 |
0%的贷款投向博彩,街头货币兑换店、武器制造或其他可能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和环境风险(包括气候风险)的行业 |
=0% |
0% (符合) |
0% (符合) |
对齐总行指标 |
100%的揭露必须符合总行关于气候相关风险的风险策略 |
=100% |
100% (符合) |
100% (符合) |
绿色资产负债指标 |
在本报告年度,新的绿色资产加上新的绿色负债金额需大于0 |
>0 |
>0 (符合) |
>0 (符合) |
碳排放量指标 |
在本报告年度,如果没有新的绿色资产和没有新的绿色负债,则总碳排放量不得超过上一年 |
不得超过上一年(如没有新的绿色资产和没有新的绿色负债) |
不超过上一年 (符合) |
不超过上一年 (符合) |